交通,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也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资料图)
6月14日在汉启幕的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不仅“更可持续”“低碳”成专家口中热词,更有一批世界最前沿“双碳”科技成果展示,引领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新动能。
“耗能大户”这样减碳
在日本工程院院士林良嗣看来,建设低碳城市交通系统,是减缓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领域,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城市轨道交通,常常是“耗能大户”。此次交通博览会上,铁四院展出城市交通能源智能管理系统。
铁四院电化院副总工程师何斌介绍,该系统针对三大城轨三大用能体系(牵引、暖通、照明),建立一个“综合能源计量体系”,能对城轨能耗进行监测、诊断、优化,实现智慧供能,远期全年每公里减排174吨碳排放。
高速服务区汽修店、餐饮店产生的污水咋办?只需一键操作,就能变身清流。
在湖北交投智能检测公司董事长李长杰现场演示下,国际领先的MADR技术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一键智能处理污水,使用寿命达15年。系统集成国际领先的MABR膜组件、水质监测和“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研发智能环保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污水处理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
更神奇的还有一张“网”。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先进污水处理系统基础上,还自主创新研发“高速公路智能环保监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开发的环境监测及污水处理设备智能监控平台,具有GIS的“一张图”监测、单点监测、大屏监控等7大功能。
目前,高速公路智能环保监控管理系统已覆盖全省33对服务区、7对停车区、57个收费站所的108套污水处理系统等。
交能融合串起“充电网”
“双碳”目标下,未来交通行业也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指出,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优化调整,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关键点就在于动力低碳替代和运输工具能效提升。
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这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利用服务区、边坡、收费站和互通区匝道等设置了分布式光伏电站,还建设充电桩、智慧路灯、风机、储能系统、智慧能源系统,全长177.767公里。项目建成后,预计将生产清洁电力约28.9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1.36亿千瓦时,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煤约415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4000吨。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经理王海怀介绍,多年来,中交集团聚焦“双碳”目标,着力加快产业绿色化步伐,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主导制定行业绿色低碳标准,担纲建设或深度参与全国首个绿色机场、首条绿色循环低碳公路等一系列低碳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绿色交通领域的引领者。
技术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交通已经成为数实融合的典型场景,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AI等技术正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成为助力行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关键。”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汤道生称。
今年6月2日,由腾讯提供技术支持的“武碳江湖”小程序正式上线。市民用户扫码登录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在践行乘坐公交地铁、租用共享单车、减少一次性用品等多个低碳行为后,便能获取个人碳减排量,参与碳交易。
数字技术,护航交通运输绿色环保发展。
在鄂央企中交二公院董事长杨忠胜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应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来统筹考虑,不能仅限于将简单的低碳技术或低碳材料叠加和堆砌,需要材料生产、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养护和处置回收进行协同。
该院展区里的一种沥青路面低碳化关键技术引人关注。中交二公院结合热再生技术和温拌技术的温拌再生技术,采用“RAP+新集料+新沥青+温拌剂生产再生沥青混合料”,既能保持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势,又可降低温度减少碳排放,为废旧路面沥青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左晨)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