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位于三江源腹地——这里是牧民的家园,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马拉雅棕熊的家园。
(资料图片)
原本,人类与棕熊互不打扰。但最近十年间,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使棕熊数量增多,经济的发展也让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张,人与熊的边界变得模糊而紧张,常常有棕熊下山捕食家畜、入房觅食,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伤人。
* 一只棕熊正在破坏门窗,试图进入牧民家中觅食
如何守卫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能保护棕熊?这里的人们早已行动起来。
果永村的牧民未必见过熊,但许多家庭都被熊“入侵”过,棕熊的狡黠早已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一只尝试过人类食物甜头的棕熊,一定还会再次“赴宴”。
* 东坝果永村
棕熊对牧民的行踪了若指掌,懂得食物都储存在牧民的冬季定居点,牧民春夏季转场时家中无人,便是觅食的好时机。
牧民间甚至流传着一个有些玩笑性质的传说:“棕熊入户不是傻吃傻喝,它们会把酥油和青稞揉在一起做糌粑吃。”
囊谦县东坝乡,牧民土旺手机机中
存着棕熊脚印的照片
被熊大快朵颐后剩下的方便面包装
牧民提供
被熊破坏的院墙
牧民提供
尽管承受了损失,大多数牧民仍对棕熊怀抱着善意和耐心。
过去,棕熊曾被藏族人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雪域的“土地主”。在藏地传统中,它不是可怕的动物,而是被人敬重的生灵。
牧民们用来防熊入侵的办法也较为温和——在院子里放置太阳能自动念经器,用念经声劝退熊;转场去夏季牧场时带走所有食物,以免留下的食物味道吸引熊;还有人干脆将房屋敞开,让熊扑空的同时保护了门窗......然而,这些方法都收效甚微。熊并不会被念经声唬住;而深刻的味觉记忆将引领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拜访”。
牧民南才为防熊而定制的
铁皮风干肉“保险柜”
牧民家窗户外摆放的
自动唱佛机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政府部门迅速做了大量工作。2012年《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实施后,牧民因棕熊造成的损失可依条例申请赔偿。此后,在2022年玉树地区进一步开启了人身财产损失的保险试点,“人熊冲突”在经济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为了更有效地防熊,牧民社区很快集结起来。
东坝乡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简称阿宝协会)便是由牧民自发成立、由当地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日常工作包括在微信群中传递“熊出没”的信息、协调各个牧户家庭的力量商讨统一行动、观测东坝乡的环境动态等。
* 牧民仁青,他同时也是阿宝协会的会员
防熊,只是阿宝协会应对多变的环境挑战中的其中一个问题。他们的工作在2000年左右便开始了。
彼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经济发展,外来商品开始大量涌入三江源地区,导致塑料包装被随意丢弃,破坏了土壤和水源,误食垃圾的牛羊纷纷死去……牧民们这才开始醒悟;在政府、社区和寺庙的合力下协会成立,负责清理垃圾和监控环境。如今在东坝乡,垃圾分类处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阿宝环保协会的会员在放牧时写的环境监测日记
当年由“垃圾危机”所积累下的协作经验,被阿宝协会运用在了“人熊冲突”中。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环境挑战中,果永村的村民们心中越来越认可一个观念——果永村的社区,不仅仅是人的,而是由全体村民与自然万物共享的。
刚刚进行完垃圾分类的牧民母女
拖车上的垃圾将被送到县城填埋
女孩手中的生活垃圾用来当燃料
厨余垃圾喂家畜,不可回收垃圾
送填埋场;这样的垃圾处理理念
已经深入三江源家庭
东坝乡一位超市老板
每周去进货的同时
也会帮居民们运送垃圾到县城填埋点
今年24岁的尕格是阿宝协会的一员,他的父亲也曾是协会中的重要成员。“父亲年纪大了,就由我来顶替他。” 像尕格这样“子承父业”的年轻人非常多,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名家庭成员加入协会。
尕格
尕格和阿宝协会的伙伴们
一起绘制“防熊地图”
尕格曾经也向往外面的广阔世界。过去几年,他曾辗转广东、湖南等省打工,成为流水线上劳动者的一员。2022年,想念着草原和雪山,尕格决定不再漂泊。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后,他希望立足家乡,做出一番事业,也希望能保护家乡。
缓解人熊冲突,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社区内部的努力,还需要引入外部力量。
2019年,在囊谦县政府的支持下,专注于青藏高原人兽冲突的雪境生态宣传教育与研究中心(简称雪境)与东坝乡携手探索综合性人熊冲突解决方案。
该方案包括:
1、摸底该区域的棕熊数量与行为模式。
2、改善食物储存和垃圾处理方式以降低人类食物对棕熊的吸引力
3、普及有效且无害的防熊手段、优化棕熊肇事赔偿流程等。
* 雪境向牧民派发的防熊手册和防熊急救包
在过去三年里,雪境引入国内外的前沿环保理念,多次邀请外部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赴东坝乡调查研究,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人熊冲突缓解机制。
每一次走访工作中,牧民家庭是最小的研究单位,也是最受重视的部分。在一份2023年的东坝乡走访问卷里,问题涉及牧民对熊的心态变化、社交媒体的防熊功能、赔偿流程满意度等诸多方面。设计问卷的雪境志愿者、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李全邦认为,牧民的自身感受非常重要。人熊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主观的。如果牧民认为冲突非常严重,对熊憎恨,那么事态便会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 雪境深入牧户家做访谈
2021年,在防熊措施试点建设中,牧民的声音被充分采纳了。在国内外十种不同的防熊装置中,牧民们投票选择了刺绳围栏。该围栏固定于门窗不易被破坏,采用不向外突出的刀片减少了对熊的伤害,相对经济且无需精细的维护。
* 防熊刺绳围栏
东坝乡果永村首批刺绳围栏试点家庭共21户,也是由全体牧户根据“过去几年承受棕熊入侵损失最严重”的原则而投票选出的。在该项目中,牧民家庭只需支付安装防熊围栏10%的费用,其他90%的费用由雪境承担。从2022年至2023年,21户家庭均未遭受棕熊入侵的损失。“防熊围栏只是一个改良产品。” 雪境防熊围栏项目负责人旦增称:“人的生活方式会变,熊的行踪也会变,到时候就该用别的方法替代围栏了。”
* 雪境工作人员旦增与阿宝协会的年轻人一起工作
无论是疏导牧民心态,还是设置防熊围栏,都是为了找出人与熊各自的生活边界,在这片共享的空间里,划出一道隐形的线。
这条线又是动态的。如果人突破了自己的边界,那么熊也将闯入人的世界。最先突破边界的,便是人类的食物与垃圾——将食物气味的垃圾弃之野外,被熊尝到,于是开始了人类居所的觅食之旅;或者,心怀善念的牧民或寺庙不时投喂熊,则可能“好心办坏事”,让熊依赖于人类的食物。
雪境志愿者、“零废弃乡村”创始人陈立雯在牧民超市进行包装食品消费调研
雪境在东坝乡
进行生活垃圾收集
退一步,只能从人类开始。2023年3月,雪境开始了第一次垃圾调研工作,希望在对牧民生活方式的观察中,找到垃圾与棕熊觅食之间的隐藏关系,为牧民探索出一条更科学的食物储藏和垃圾处理的方案,从而隔绝人类食物对棕熊的持续吸引力,最终达到“人熊各退一步”。
雪境创始人尹杭说:“真正的共存,不是大家在一张桌上吃饭;而是在各自桌上吃饭而互不打扰。”
冲突并不是共存的对立面,而是不同物种之间动态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为对棕熊有更加细致科学的了解,工作人员在野外布设了10台红外相机(摄影:李全邦)
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类,有其他物种,就会有动态不定的互动关系。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关系中守护好彼此的边界。因为,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始终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重要组成。
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就是人类自己的可持续。
图文:徐松
编辑:吴家翔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