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 | 黄桷垭的猫 为何喜欢这带龙纹的水缸?|天天热点

时间:2023-05-04 14:44:05 来源:都市热报

说起黄桷垭老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三毛故居坐一坐。但重庆晚报记者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这里——民国时期重庆商界、政界、文化界“三界名人”李奎安的故居。


【资料图】

小知识点>>>

李奎安是谁?

李奎安(1879-1947年),名光文,别号葵庵居士,出生于巴县人和场。

李奎安从小性格沉稳好静、嗜书如命,父亲为他请来私塾先生。初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入门基础知识,他很快就能熟读成诵。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李奎安入读于东川书院,接受传统儒家教育,从此博览“四书五经”,以及经、史、子、集各类书籍,成为东川书院“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教书育人,样样精通。他,亦是晚清进士、殿试一等、书院山长赵熙(人称“晚清第一词人”)的得意弟子。

毕业后,李奎安留在重庆府中学堂任教。后来,他弃教从商,任职重庆市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和重庆工商会会长,是民国时期“重庆五老”(当年在重庆的军、政、工、商、文化等五界中各有千秋的李公度、汪云松、朱之洪、李奎安、温少鹤等五位老人)之一。

李奎安一生中,涉足的行业非常多。

1913年,李奎安加入“重庆求新制革厂”,1919年,李奎安任厂长。

1929年,李奎安投资“重庆大华生丝公司”,任常务董事。

1937年12月,大批人员集聚在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城市供水问题严重,到两江担水、背水和小型自来水厂供水无法满足市民生活用水的需要,李奎安向地方政府主动请缨,代表重庆工商界赴国外考察学习现代自来水厂的建设。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对原有自来水厂实施改扩建,新建大型现代化自来水厂,组建“重庆自来水股份公司”,参与投资并担任董事,从而彻底改变了市民靠肩挑背磨解决喝水用水的状况。

此外,他还设过孤儿院、阅览室、图书馆、书店,合作创办出版社,还率先倡议创立重庆大学。1937年,重新修订《巴县志》,李奎安是《巴县志》修订审查委员会8名成员之一,他主张记载内容“重历史、重事实,不拔高、不贬低”,让后人了解真实历史。

他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在民不聊生的国难时代,他清醒地认识到文物是当不了饭吃而最易遭受破坏的,积极参与历史文物的保护……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的故居里面,有什么值得大家品味的地方呢?

1 六把木椅 谁曾用过?

4月底,记者来到李奎安故居。故居目前由两个公司运营,一楼是一家茶公司,二楼是一家旅店。茶公司的老板姓聂,正在试验宋式点茶。请记者品尝了一下后,听闻记者想四处参观,遂让一位姓苏的女士带着从大堂到后院参观了一下她们可以去的区域。

苏女士说:“这个故居除了柱子等大框架是原装,其它大都是修复的仿古建筑。我们在修复后进来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6把木椅。这6把木椅是当时就在故居里的。它们是以前居住在里面的居民用的,还是修复时从外面寻来放的,我们就不清楚了。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个故居以前住了很多人,多的时候,据说有20多家人。这故居修复前,租住在这里的居民,还有10多家。这些椅子,估计很多人都使用过。”

六把老木椅之二

2 两个天井 坐“井”观天?

当天,进来参观的游客非常多。这真的是一栋别致大气的老建筑,闹中取静,设计精巧,雕梁画栋,别有佳趣。

苏女士说,很多游客到这里来,都喜欢各种拍天井,就是她们这些工作人员,也非常喜欢拍照。晴天,可以仰拍天空路过的飞机;雨天,可以拍四水归堂;夜晚,可以拍或弯或圆的月亮;闲时,可以拍天井下水缸里的游鱼。

是的,这个故居里,有两个“天井”,构成一个“合院”,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非常漂亮。

老板聂女士说:“听说当时这个修复设计是选用美院学生的作品,原来的故居里面,没有这些木雕,后来修复的时候,加上的。但是,加也是别具一格的加。为何?因为你需要仔细看天井上的木雕图案,横着的几个画面,估计设计者非常喜欢三国,选了苏工的木雕人物图:单刀赴会、三顾茅庐、一箭之地,此外,还有岳飞的精忠报国。竖立的木雕装饰,则是各种花鸟图。古代大户人家,谁家生的闺女多,就多用木雕的花鸟,若生的儿子多,就多用木雕的走兽。”

单刀赴会

3 龙纹水缸 猫咪最爱

老板聂女士介绍后,又忙去了。另外一位姓杨的女士,又接着陪记者参观故居,推荐拍照的地点。

杨女士说,这个水缸其实很罕见。为何?古代雕刻花鸟人物的水缸很多,但雕刻龙纹的水缸很少,在水缸上刻字的更少。

她搬开旁边的花盆,带记者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文字:光绪三十年六月谷旦(吉日)。

杨女士说,这个水缸和影壁,据说一直都在这里。光绪三十年,1904年制作的。上面的龙戏珠,很美。旁边的影壁,也美。影壁,起源于中国,亦称作照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红楼梦》中,就曾描写“北边着一个粉油大影壁”。这故居里面的影壁,也是放在北方,图案是五个吉祥水生物,和龙纹石缸可以配套,上面的图案大致能看到中间的鱼化龙、蚌生花。“旁边三个就不太清楚了,曾有比较了解的老师说是虾兵蟹将之类,希望后面有更了解的老师能来告诉我们。”

这影壁和龙纹石缸,是游客打卡最多的地方,也是附近的小猫们最爱来玩的地方。杨女士说,以前,龙纹石缸里面养了鱼,但是老街的老鼠多,养猫的人家也多,那些调皮的小猫就喜欢到这口石缸上捕鱼玩。它们不吃鱼,就爱趴在石缸上,等鱼浮出水面时抓着玩。来的猫多了,受伤的鱼也多了。所以现在,这个石缸和另外一个养有几条鱼的石缸不一样,这龙纹石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了。

无法继续养鱼的龙纹石缸

故居印象>>>

故居旁的原住民张大叔说:

“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结婚的时候,故居里面还住了十几家人,挨着我房子这边一楼的一部分,都挤了3家人。那时,人们用水不容易。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虽然有了自来水,但还没有家家入户。自来水在一个地方,有人守着,去担水,2分钱三挑水。上世纪80年代,老街才家家户户有自来水。”

经常到老街遛弯的苟婆婆说:

“故居养鱼的石缸,以前是装水的,也有防火的作用。不养猫的话,老鼠就猖狂,养猫的人都知道,猫不适合套着养。所以现在石缸养鱼,担心有猫,也可以理解。毕竟这石缸除了好看,实用功能才是关键。更早的时候,用水确实不容易,我们缺水的时候,还需要去很远的井里面挑水,有时都要走到邮电校那边了。以前也没有厕所,都是用恭桶,每天早上有人来免费收走,当肥料养地。那滋味不是很好。现在好多咯!”

(本文文史资料参考《黄桷垭老街历史故事》)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