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个老旧社区的67天

时间:2022-05-16 15:11:05 来源:

  观长白丨长春,一个老旧社区的67天

  3月26日,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出现一例新冠感染者,“这也是2020年以来,我们社区唯一的病例。”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吴亚琴告诉记者。

  长山花园社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有居民近70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200多位。老人多、无物业、情况急,3月以来,这个老旧社区交出一份怎样的防疫答卷?

  “定制”核酸册

  3月10日起,长山花园社区所有居民小区,开始封闭管理。16天后,社区出现一例感染者。

  “大家一起排队做核酸,动不动就一个多小时,挨冻不说,还这么多人聚集。”不安、焦虑的情绪开始在居民中间传播。

  社区为居民制定出检测时间表。安排居民分栋楼,分时段进行核酸检测,微信群、大喇叭齐上阵,大家听到通知再下楼。“十几分钟就搞定了,一栋楼的邻居一起检测,心安不少。”一位居民在群里这样“点赞”。

  “大爷,您昨天咋没做核酸呢?”临近午休,社区办公区依旧忙碌。

  为保证应检尽检。长山花园社区还以楼栋为单位,为居民“定制”核酸册,每户人数、核酸检测情况,一应俱全。检测结束后,网格长按册给没做核酸的居民打电话,询问原因、告知检测意义,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楼道消杀、出入管理、物资配送……作为无物业的老小区,社区工作者压力不小。“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十几个人在这奋战了60多天,一次都没回过家。”吴亚琴嘴里说着,手上却一刻不停,给核酸检测试管粘贴条码。

  “累,当然累。但‘织密织牢社区防空网,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我们必须坚持,守住社区这个防疫阵地。”吴亚琴说。

  微信群里“匀”出的药

  “楼道消杀完毕。”年近七旬的李大爷拎着消杀桶走了进来,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几个老伙伴主动承担起楼道消杀工作。“本来想去门口站岗的,谁知道报名的年轻人太多,咱没抢上。”

  物资配送、日常消杀、秩序维护……走进长山花园社区,许多防疫“大白”,都是居民志愿者。

  “其实这不是我们号召的。3月份,刚刚发布封闭通知,就有很多居民来问,我能干点啥?”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韩丽萍说。

  居民的积极性从何而来?

  疫情期间,物资采购不便。李大爷至今记得微信群里一个特殊要求,“能不能买到点治精神病的药啊?”

  提起这户居民,韩丽萍很是了解,年迈的父亲和他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一同居住。由于封闭突然,家中药物储备不足,女儿开始打人毁物。

  这种药,药店买不到,周边医院又暂停接诊。“这可咋办?”韩丽萍一边继续防疫工作,一边联系网格长、微信群求助,多种方式寻找其他家中有类似病人的居民。询问药品储备、核对药物名称,不到一个上午,韩丽萍将居民们“匀”出的药送到求助居民手上。

  “这其实不是社区的工作,但他们像家人一样对咱,我们也要一起守护社区。”李大爷给出答案。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从没有向上级申请过志愿者,把资源让给更需要的地方。”谈及本轮疫情,共筑人民防线的居民志愿者们,吴亚琴有心疼,有骄傲,也有感慨,“我们做到位,居民自然愿意参与社区共治。”

  众志成城,长山花园社区共筑的人民防线,也是本轮疫情中吉林抗疫的缩影。在长春,“三长”联动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市9万余名“三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参与到抗疫斗争中来;吉林全省累计上岗青年志愿者20.8万人次,在各地社区形成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的防控机制,各项工作高效稳定运转。

  “流动大篷车”

  疫情之下,保供、助老,成了社区的“两大难”。

  在百姓的需求中寻找社区工作的突破点。“哪能买菜啊?”“家里洗洁精断了几天了。”封闭一个月后,看着居民群里日渐增多的“缺货”信息,吴亚琴琢磨起来。

  联系财政部门、对接保供企业。4月17日,社区开起一米便民店,开进“流动大篷车”。前者线上销售,居民微信下单,网格长送货上门;针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流动大篷车”则分时间段、分楼栋展示蔬菜水果、大米白面、洗护用品等商品,居民以单元门为单位,严格保持两米以上距离,排队挑选购买,既可手机支付,也可现金购买。

  一周后,当居民家中物资储备基本充足,便民店、大篷车“驶”离社区。

  有了物资,做饭不愁。可那些不会、不能做饭的独居老人怎么办?

  “土豆丝,白菜炖肉。”下午三点,走进长山花园的社区食堂,一股饭香扑面而来。“疫情期间,我们依旧保留了食堂,专门服务社区独居老人。严格消杀,营养搭配,送餐上门。”吴亚琴告诉记者。

  “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久久为功。”吴亚琴感慨。

  一方面,延伸社区的“神经末梢”。长山花园社区建立起“三长”机制,“谁家老人独居,谁家需要帮助,我们门清。服务起来自然也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疫情期间,我们请年轻人包保自己楼里老邻居,需求收集、信息告知、采购物资……这些事都有人做。”

  今年是吴亚琴在社区工作的第27年,问及感受,她说,“我们就是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刘以晴 【编辑:李岩】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